行业资讯

分类

分类:

基因检测唱衰声四起,行业发展到底前景如何?

2019年是资本的寒冬,也大概率是精准医疗的冬天,精准医疗不再将是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而将是残酷环境下生存竞争的生死游戏。投资机构更加谨慎了,看的多投的少,变得更加理性了。2019年是很多基因检测公司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裁员变得是那么司空见惯。有公司裁技术研发人员,有公司裁实验生产人员,有公司裁市场产品人员,还有公司裁行政销售人员...... 甚至有的公司直接将某个部门砍掉,其中不乏已融资数亿元的一些大公司。

那么,资本寒冬下的基因检测公司,除了裁员,还要面对哪些困难与挑战呢?

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困难重重

要做基因测序仪的公司们,慢慢地发现这个目标远比预想中更复杂,能够对基因测序原理捻熟于胸不代表能够制造出一台可用的测序仪。科学研究和工程制造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它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有系统的方法论和标准化作业程序,科学原理上研究透彻不代表工程上就一定能实现。

消费级基因公司苦恼用户在哪里?

成立之初就奔着向要做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的23andme目标而去的公司,从公开数据来看,目前占据头部市场的应该是成都23魔方和深圳微基因这两家。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来说,似乎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扩大受检者群体,最终从大数据中变现。所以擅长做运营宣传的23魔方和靠口碑及经营各种知识论坛的微基因这两家公司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然而,除了这两家明星公司外,其它公司要么闷声发大财(可能性低,即便有也一定是极少数),要么就是在苦苦挣扎。由专业人士组建的公司在面对消费级市场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他们不会玩。事实上,这个市场对技术的要求并不算太高,但是在对市场的把握、对人性的洞察上却有很高的要求。这往往是学院派出身的学究们所欠缺的。

遗传疾病检测的市场容量有限

成立之初就进入遗传疾病二代检测领域的公司们,你们怎么才能壮大?

是的,这个领域其实有着明确的需求。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需求,由于需求明确、技术支撑有理有据、行业认可度高,所以涌入的公司不少。估计起来,做遗传疾病二代基因检测的公司全国保守估计得有几百家,当然这中间有一些连第三方医学检验所资质都不具备。

遗传疾病的检测由于受患者支付能力有限、医生推荐度不够积极、后续治疗手段有限、发病率低、患者分散密度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每一个公司而言可触达的市场容量并不大。此类公司大都也会开展一些科研服务。

科研服务利润低、专业性强

但科研服务本身利润空间并不大,服务周期长、个性化需求多,是一个定制化属性很强的需求,同时对检测公司的要求却不低(尤其是在人员对接和研发配备上)。对这类公司而言,如果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寻求其它业务方向。

癌症靶向用药检测赛道略显拥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进展和各种食品卫生和环境污染问题等因素,癌症发病率还在攀升。所以,癌症分子靶向药检测(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叫伴随诊断)是一个有着明确需求,且市场容量还在快速扩张的好方向。而且和遗传疾病检测不同,癌症患者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更强。

这个赛道里涌进了不少的初创公司,中间也不乏一些尝试上述其它业务之后转过来的公司。现今国内提供癌症靶向药检测服务的公司大大小小有上千家,它们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和NIPT(无创产前筛查)不同的是,这个行业目前监管还没落地,各路玩家各显身手,尽可能多快好省地跑马圈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参赛选手,赛道是非常拥挤的,竞争是相当惨烈的。虽然这个领域里已经产生如燃石医学、世和基因等一些相对较大的玩家,但整体上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返回列表